Wednesday, May 6, 2015

美術館在我家

什麼是美育?
為什麼我們需要美術教育呢?十九世紀,德國人席勒 (Friedrich Schiler, 1759-1805) 首次提出「美育」(Aesthetic Education)一詞,強調透過行動實踐,體會美的感性力量,以美陶冶人的性情,藉由美的力量進行情感、精神和品格教育。今日我們常說的「美學」,十八世紀由哲學類別細分而出,意思是「感官知覺」,指的是用感官去感覺,和透過心智活動的理解方式相對;而「美育」就是人的雙手了,將我們所認知的美學,以巧妙的手實踐出來。既然是美的教育,屬於感官知覺,培養美育的方法便可透過視覺、聽覺、觸覺等種種感官,具體表現就是美術、戲劇、音樂等藝術類型。本文涉及的美育,則先探討視覺教育,也就是一般的視覺藝術。


視覺環境與過往大相逕庭
和過去的世代相比,今日的孩子對影像世界的感受更為敏銳,這要歸功於視覺圖像的盛行,透過網路、電玩、手機、動漫、電視、電影等媒介,向孩童展現圖像之精妙。尤其電玩APP的影響,導致一些孩童在二、三歲時,就可能接觸了人生中第一款電玩。影像對他招手、變化跳躍,令小小人內心激動、好奇。晚一點的,在國小一年級也應接觸到這類電玩,在同儕的影響下,要杜絕網路遊戲,畢竟已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可以預期今日尚在幼稚園、國小就讀的孩童,在二、三十年後,會讓這個世界充滿更多的影像。他們以圖像表達、互動,使用視覺說話的能力,勝過我們這個世代。

個人帶領國中生創作時,可以明顯感受到動漫與電玩的威力,一個團體中,總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會在自由創作中,畫出動漫或電玩中的角色人物。由於崇拜、喜好之故,他們常常演練、思索這些電玩角色的造型,畫下來的線條也精美細緻,成人都不得要讚嘆「畫的真好」,慶幸美術教育果然要開花結果了,彷彿電玩對於美育,也做出了部分的貢獻!



一如各種不同的視覺創作,有其獨特之處,作為視覺藝術的一個領域,電玩、動漫所呈現的影像,絕對能夠擴展我們的想像世界;然而,沉溺當中而不能接受其他可能影像的孩子,總是令人憂心。孩子藉由影像與想像世界,建構出個人的世界,到了青少年時期,可說更勝一籌,但在人際關係的表現上,卻呈現出退縮的態度。他們雖然瞭解了更多的影像,可以輕鬆畫出圖畫,卻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懷上,顯得更加陌生,甚至不知所措。

影像不等同於美學
現今年齡三、四十歲的父母,童年的視覺經驗多半集中在難能可貴的美術課中,美術老師往往扮演決定影像的權威角色;偶爾,在就學過程中,可能因為遭到老師嚴詞批評,留下心理創傷,不敢,也不願再去創作。這種烙印,來自上一代並不完美的美術教育。這一代所孕育的孩子,年齡大約從稚齡到國中階段,他們可以接觸到二十四小時不停播放的影像與隨身的手機電玩,問題再也不是影像太少,而是影像太多,不斷衝擊視覺,同時刺激情緒,形成新一代的美育課題。

正如文章開頭所提,美育是一種感官知覺的教育,透過眼耳鼻口感受,引發過去回憶的再現,或是新經驗的撞擊,讓當下的情緒縈繞徘徊,最終化為一首詩、一段音樂或一幅畫……。今日龐雜的影像,乍看之下,似乎較過去要豐富許多,然而,這些影像是否可以培育我們的孩子,激發出豐盈的情感、敏捷的思緒與悲天憫人的胸懷?

人類的記憶層級,依序是不動的圖片、會動的圖片(如影像)、有邏輯的文字、沒有邏輯的文字、有邏輯的數字、沒有邏輯的數字,可見圖像的影響有多大。曾有一名國小二年級的孩子在創作時,畫出一幅以鮮紅、橘色為主的遊樂園,而其獨特之處,在於每個遊樂器材都是致人於死的工具,不論是香蕉船、摩天輪都躺著屍體,孩子一邊說一邊畫,非常投入,而且興奮,最後的畫面其實有點嚇到老師,因為顏色與故事都十分鮮活;後來詢問母親後,猜想素材來自近來孩子相當著迷的電視節目,但其內容並不適合國小二年級的學生,卻出現在九點前的電視螢幕上。在母親藉著洗澡,或做功課的時間,減少觀看的機會,讓孩子的心思漸回正軌,創作中才又出現了昔日喜愛的甲蟲。

家庭是培育美學的場所
一如文字可以區分成啟發人的文學創作與詞不達意的作品,視覺圖像一樣需要具備評判觀點與學習思考。今日家長可以影響孩童的日子,大約是從出生到國中階段,早熟一些的孩子,在國小三、四年級就有相當主見,家長的影響力式微。因此,在孩子小時,給予合適的視覺環境,其實相當重要。有好的視覺品味,可以幫助孩童分辨好的與不適合的視覺圖像,心靈精神可以保有一定的澄明;孩子選擇過多的暴力情緒宣洩,往往與內心急需紓解的情感有關,倘若父母及早發現,便可重建美育中的視覺與情感關係。

這樣看來,家人居住相處的家庭,正是一個需要用心打造的美育空間。父母在居家生活時,可以參考以下幾點,提升孩子的美感經驗:


1.家庭擺設
當孩子來到世界上,睜開雙眼就開始接收各樣的色彩,家中的擺飾、孩童的衣著,都會影響孩子對色彩的認同。往往小男孩喜愛藍色,小女孩則是非粉紅色不可,這多與日常生活的接觸有關。如果希望孩子可以接納更多的色彩,不妨在衣服、家中的布置上,變化不同色彩,增加孩子對色彩選擇的可能性。

2.接納孩子的創作
孩子會拿筆以後,自然就想畫圖,與其說這是孩子創作,還不如視之為孩子的一種本能的身體律動。初期,這些創作經驗與肢體動作的重複有密切關係,所畫的線條是肢體動作的重複,讓他回味自己身體的感受,可說是種複習,也是一種再現。沒有一個小孩會說我不會畫,創作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一如呼吸進食,天賦不需經過學習。
接納孩子的塗鴉,也就是接納孩子,偶爾聽到父母煩惱孩子不塗鴉,其實很可能因為過去父母或長輩就曾說過畫得不好、不像,導致孩子對創作,也就是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有位媽媽苦惱問說:「我們家小朋友才三歲,每次都說不會畫,要爸爸畫給他看,這是怎麼了?」原來,這家的父親是圖畫高手,常在小朋友畫畫時,主動「示範」給小朋友看,對三歲的小人兒來說,要達到爸爸高超的技巧,簡直有如登天之難,要說自己會畫畫,不正是自曝其短!除非是藝術家,有其專業的需求,一般人的創作,就等同於個人的生命,出於心的創作,需要被全然的接納。

3.家就是創意的所在
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可以恣意在家中發想出林林總總的創意。訓練創意的最佳場所不在其他地方,而是在自己家中。國小二年級的小朋友,在視覺表現發展上,已懂得裝飾與擺放陳列,讓孩子參與家庭空間的設計,不論是孩子個人創作的擺設,個人物品的收納,都是生活美學的實踐方式之一。
孩子參與在空間設計中,可以增加創造力與思考的技巧,加強計劃與組織活動的能力,同時萌生成就感,進而提升自我價值。

4.多去美術博物館走走
參觀美術博物館是種必要的美學訓練,不可否認,今日的展覽現況,並不都適合所有孩子。有的展場布置得一如照相館,除了留下曾經來過的記憶外,對美學教育恐怕助益不大;而且,這些展場的色彩,往往一致鮮豔亮麗,在視覺經驗上,太過僵化,缺少美學內涵。與其去這些需要高額門票的展覽,到美術館或博物館參觀,反而比較務實。目前的美術館常以當代作品為主,多半展現個人的情緒,批判性較為強烈,在參觀前,父母還是要妥善思考判斷,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展覽。透過各類的博物館、美術館展覽,增進對不同文化的了解與認知,學習包容與欣賞的能力。

5.和孩子溝通聊天
美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不僅止於外在環境,還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互動。孩子的教育,除了理性知識的教育,如數學、國語等學科,也需要感性的教育—美學的教育。美學的教育可以幫助認知的發展,同時促進知識學科的學習。一名活潑的孩子,往往兼具理性與感性。
從幼兒到國小年齡層的孩子,家庭為其生活重心,也是創作的題材來源之一。家中有聲的語言與無言的溝通,都會成為兒童內化的心裡圖像。刻意營造的談話氛圍,可以增進親子間的了解,增進孩子豐富的情感與表達意見的能力。


視覺環境+情感表達=甜蜜的家
美育,其實並不單指涉視覺上的外在圖像,更進一步包含孕育內在的情緒感受。父母在營造具有美學的環境時,往往也在經營家人的情感互動。深入美學教育後,可以看出推廣家庭美術教育的必要,而且會要比在社會上或是學校中不斷高喊美育的重要,來得更為貼切可行。美育,讓家更加可愛、甜蜜,也是理想社會的一個基石。


(原文刊登於art plus 2015.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