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3, 2013

青少年藝術治療




青少年多半會看重外在形象,重視與同儕的關係,陷入情緒低潮時,常會沈溺其中,而不願尋求別人的幫助。在時下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尋求治療師「諮商談話」,往往被解讀成精神出了問題的人,才需要心理治療師會談。

不過,在藝術治療課程中,就少了這層顧慮,因此藝術創作成了有效的療癒方式。在藝術治療中,青少年以剪貼、圖畫或雕塑描述他們正面對的困難,這個過程由青少年自己主導,並可決定自己想要分享的內容。同時,青少年正好處於迷戀象徵圖案或塗鴉的時期,和口語的交談諮商相比,藝術活動更易吸引他們。透過創作,把內在壓力外顯在作品上,讓青少年可以客觀看到自己的難處,進而與治療師共同解決問題。




青少年正是發展抽象思考及建立評論思維概念的時期,渴望發現個人的意義,他們重視同儕關係,父母親對他們的影響力在這時期變小。除了以上的衝擊外,社會壓力與內在衝突也伴隨著青少年的成長,例如,一位較為高挑的同年紀學生,可能被老師、同學認為較實際年紀更年長與成熟;但在這位學生心中,卻有可能自認自己較實際年紀幼小。這時候,他的內在壓力可能源自於較同輩提早發育的生長機制。成人渴望與青少年建立關係的最大挑戰,在於青少年拒絕權威,對成人世界缺乏信心,他們同時也反抗傳統的諮商談話式心理治療。

透過藝術創作中展現的創意,我們可以和青少年建立關係,同時,藝術活動提供一種不具威脅性的溝通方式。當青少年進入藝術治療室,他們發現桌子上的繪畫材料以及其他媒材,讓他們以個人的方式描繪自己的感覺。這種方法幫助青少年在面對問題上,有效減低恐懼與壓力,青少年會覺得「運氣好」,有一位治療師對他們創作中的個人觀點感到興趣。




青少年創作的視覺作品,幫助治療師了解青少年當事人內心關注的事及對生活的解讀。影像提供相當廣泛的訊息,值得注意的是,治療師並不是要解讀藝術作品中的青少年的心理狀態,而是尊重他們的個人觀點,以及選擇談論他們作品的深度。治療師並不以單次的作品來評估,而是觀察比較一段時間內的所有作品,同時傾聽青少年作品中的非語言表達訊息及分享作品時的口語內容。

在治療過程中使用藝術這種媒材,可以創造出愉悅的情境,讓青少年樂於自我表達。畫圖與塗鴉都符合青少年的發展,這可從世界各大城市裡的塗鴉得到證明,不過,療癒並不會在督促的情況下進行,唯有青少年自願去做時,內在的問題才會自然浮現。影像是概念和記憶的延伸擴大,包含了豐富的象徵語言和個人化溝通方式。例如,一名畫下兩個面具的青少年,畫面中呈現一個臉上堆滿笑臉的女性及一個嘴角下垂的面具,表現出自己的母親在喝酒與沒有喝酒的時,對待他的態度,傳達出在有酗酒之苦的母親撫育下,該青少年的痛苦與困惑。另一名苦於被虐待與忽視的青少年,則畫出「掃射大樓」來發洩自己內在的憤怒。這兩個男孩的外在,都表現出溫和的樣子,但在學校與同儕關係上,卻顯得格格不入,如果透過語言來表達他們壓抑的情緒,將會過於激烈,然而,圖像卻能提供安全的界線與結構,成為他們憤怒的出口。往往,青少年沒有適合的語言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感覺,但當圖像出現後,他們本身和別人才開始瞭解他們。




和內心沮喪相比,青少年寧可讓自己的身體受傷,或是讓自己處於危險狀態中,沮喪的情緒會減緩青少年的獨立自主和安全認同的發展,所以,為憂傷提供一個安全的出口,對他們有莫大助益。青少年的沮喪,往往來自家庭、同儕、社會環境的影響,但是,當他們透過藝術表達自己內心的焦慮後,不安的情緒找到了新的出口,而緩和平靜下來。




原文作者雪莉‧萊利 (Shirley Riley,1931-2004)是一位美國的藝術治療師及婚姻家庭諮商師,曾任教於美國、歐洲和亞洲各大學;因其卓越的專業能力,受到諸多的表揚;她同時也是一位多產作家,寫作關於藝術治療及相關領域的文章、書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