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11, 2021

奈良美智與他的孩子們


奈良美智的展覽受到熱烈的歡迎, 我還挺驚訝的呢! 意思是說,知道有些人喜愛他的作品,但是這個「有些」比我預期的多太多了.........不知是因為這兩年國際性展品很少來台灣、又或是大家的心都被奈良美智的「小孩」吸引了?讓這個展覽,甚至是相關商品銷售都讓人熱切關注,參觀展覽等候時間約要1.5-2小時,商品則在開展第二天銷售一空,讓商店緊急關門。這些被奈良美智設定為中性的小孩,為什麼如此受到大眾的喜愛呢? 



在心理學有一個叫「內在小孩」的名詞,是心理學家榮格在1940年提出的概念,他以自己為研究對象,發現內在彷彿有著孩子般的情感。後來有許多心理學家以此為根據,發展出許多相關的研究。

 

不同的學者或理論對內在小孩的詮釋並不一致,有的認為「內在小孩隱喻的是過去的創傷記憶,視內在小孩為過去創傷記憶的投射」也有的說「內在小孩指的是童年期未受傷的自我狀態,概念較類似所謂的赤子之心。」

 



雖各家看法不同,概括來說,內在小孩的意思是指成年人內心仍然有孩子般的原型,是尚未經過社會洗禮的禮貌謙讓、矯飾圓滑的面向。而奈良美智的作品、創作歷程還蠻適合用「內在小孩」這個觀點來詮釋的。

 

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1955125日出生於日本北部青森縣的弘前市,童年時期,父母工作繁忙、跟哥哥的年紀差距又大,因此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一個人渡過的,他說「我非常的孤單,周遭只有蘋果樹,我能說話的對象只有大自然,所以我會對樹、對狗、對豬說話,對大自然有種特殊的情感,幾年之後,我發現這其實不是件壞事。」

 


也許因為長期處於孤獨的環境中,不擅言詞也不喜愛團體活動,使他在學校成為老師與同學眼中的異類,曾經有老師給他的評語是「上課精神無法集中,有腦袋放空的毛病。」這些說不出的話與各種感受,奈良美智用畫畫的方式表達出來,大學時選擇藝術為主修,甚至一路念到研究所。這時的他努力學習關於藝術的一切,渴望學習的心帶領他前往德國進修。

 

再一次的經歷無法順暢用語言溝通,以及初到異國環境的陌生感,勾起奈良美智童年時光的回憶,過去孤單、不被了解的成長歷程,成為奈良美智的創作養分。他表示:「我就是一個外國人且沒有任何語言能力,我感覺非常的孤獨,(杜塞爾多夫的冷與暗)很像在青森縣成長的那段時光,與日本疏離,這讓我想起我是誰,也幫助我重新發現自己。」

 




奈良美智在重新認識自己的同時,也改變了創作的方式。「來到生活充滿了不安的異國,很明顯讓我的畫起了變化……我已經不再管被誰觀看一事,我無法再畫對自己不重要的東西……背景全被我塗為平面,只有小孩或動物被突顯……變成自己的自畫像,不再去處理有說明意涵的背景,或許是因為從已住習慣的日本離開,束縛被解放開來。我的畫不但不是針對他人,反而是面向自己內心……」摘自《小星星通信》

 

簡約平塗的背景,凸顯出畫中的主角。奈良美智筆下的主角,多是負面情緒的表現,神情不屑、生氣、不在乎或挑釁,防衛、警惕的眼神,倔強又孤獨的表情。奈良美智彷彿畫下了童年時光的自己,甚至是每個觀畫者的內在小孩。我們不見得有孤寂不言語的童年,卻總有一些時刻,不被大人了解、因年紀限制而表達不出的感受、雖然很害怕卻又裝堅強的態度,不知如何表達的憤怒…….這些只有一個人知道的時光,透過奈良美智的筆,將它描繪了下來。

 


我們從畫中看到了一個孩子,與我們似曾相識,像是有話要告訴觀畫者,又或者觀畫者想說些什麼。一種被了解被安慰的感受,油然而生。我們愛上奈良美智的作品,彷彿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欣賞,接納心中的內在小孩,並成為自己內在小孩的父母,給予滋養、鼓勵與擁抱。

 


 





Tuesday, June 30, 2015

2015.6.20

昨天的影像日記,擺攤時,隔壁攤主是ㄧ位有詩意、明朗的台藝大研究生,送我一張去年他在威尼斯展覽的明信片,他認為威尼斯跟淡水很像,都是屬於河水的城市「love is only thing that can pass time and space」則是他對自己作品的詮釋(作品論述就不詳說了~)這就是2015-6-20




Wednesday, May 6, 2015

美術館在我家

什麼是美育?
為什麼我們需要美術教育呢?十九世紀,德國人席勒 (Friedrich Schiler, 1759-1805) 首次提出「美育」(Aesthetic Education)一詞,強調透過行動實踐,體會美的感性力量,以美陶冶人的性情,藉由美的力量進行情感、精神和品格教育。今日我們常說的「美學」,十八世紀由哲學類別細分而出,意思是「感官知覺」,指的是用感官去感覺,和透過心智活動的理解方式相對;而「美育」就是人的雙手了,將我們所認知的美學,以巧妙的手實踐出來。既然是美的教育,屬於感官知覺,培養美育的方法便可透過視覺、聽覺、觸覺等種種感官,具體表現就是美術、戲劇、音樂等藝術類型。本文涉及的美育,則先探討視覺教育,也就是一般的視覺藝術。


視覺環境與過往大相逕庭
和過去的世代相比,今日的孩子對影像世界的感受更為敏銳,這要歸功於視覺圖像的盛行,透過網路、電玩、手機、動漫、電視、電影等媒介,向孩童展現圖像之精妙。尤其電玩APP的影響,導致一些孩童在二、三歲時,就可能接觸了人生中第一款電玩。影像對他招手、變化跳躍,令小小人內心激動、好奇。晚一點的,在國小一年級也應接觸到這類電玩,在同儕的影響下,要杜絕網路遊戲,畢竟已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可以預期今日尚在幼稚園、國小就讀的孩童,在二、三十年後,會讓這個世界充滿更多的影像。他們以圖像表達、互動,使用視覺說話的能力,勝過我們這個世代。

個人帶領國中生創作時,可以明顯感受到動漫與電玩的威力,一個團體中,總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會在自由創作中,畫出動漫或電玩中的角色人物。由於崇拜、喜好之故,他們常常演練、思索這些電玩角色的造型,畫下來的線條也精美細緻,成人都不得要讚嘆「畫的真好」,慶幸美術教育果然要開花結果了,彷彿電玩對於美育,也做出了部分的貢獻!



一如各種不同的視覺創作,有其獨特之處,作為視覺藝術的一個領域,電玩、動漫所呈現的影像,絕對能夠擴展我們的想像世界;然而,沉溺當中而不能接受其他可能影像的孩子,總是令人憂心。孩子藉由影像與想像世界,建構出個人的世界,到了青少年時期,可說更勝一籌,但在人際關係的表現上,卻呈現出退縮的態度。他們雖然瞭解了更多的影像,可以輕鬆畫出圖畫,卻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懷上,顯得更加陌生,甚至不知所措。

影像不等同於美學
現今年齡三、四十歲的父母,童年的視覺經驗多半集中在難能可貴的美術課中,美術老師往往扮演決定影像的權威角色;偶爾,在就學過程中,可能因為遭到老師嚴詞批評,留下心理創傷,不敢,也不願再去創作。這種烙印,來自上一代並不完美的美術教育。這一代所孕育的孩子,年齡大約從稚齡到國中階段,他們可以接觸到二十四小時不停播放的影像與隨身的手機電玩,問題再也不是影像太少,而是影像太多,不斷衝擊視覺,同時刺激情緒,形成新一代的美育課題。

正如文章開頭所提,美育是一種感官知覺的教育,透過眼耳鼻口感受,引發過去回憶的再現,或是新經驗的撞擊,讓當下的情緒縈繞徘徊,最終化為一首詩、一段音樂或一幅畫……。今日龐雜的影像,乍看之下,似乎較過去要豐富許多,然而,這些影像是否可以培育我們的孩子,激發出豐盈的情感、敏捷的思緒與悲天憫人的胸懷?

人類的記憶層級,依序是不動的圖片、會動的圖片(如影像)、有邏輯的文字、沒有邏輯的文字、有邏輯的數字、沒有邏輯的數字,可見圖像的影響有多大。曾有一名國小二年級的孩子在創作時,畫出一幅以鮮紅、橘色為主的遊樂園,而其獨特之處,在於每個遊樂器材都是致人於死的工具,不論是香蕉船、摩天輪都躺著屍體,孩子一邊說一邊畫,非常投入,而且興奮,最後的畫面其實有點嚇到老師,因為顏色與故事都十分鮮活;後來詢問母親後,猜想素材來自近來孩子相當著迷的電視節目,但其內容並不適合國小二年級的學生,卻出現在九點前的電視螢幕上。在母親藉著洗澡,或做功課的時間,減少觀看的機會,讓孩子的心思漸回正軌,創作中才又出現了昔日喜愛的甲蟲。

家庭是培育美學的場所
一如文字可以區分成啟發人的文學創作與詞不達意的作品,視覺圖像一樣需要具備評判觀點與學習思考。今日家長可以影響孩童的日子,大約是從出生到國中階段,早熟一些的孩子,在國小三、四年級就有相當主見,家長的影響力式微。因此,在孩子小時,給予合適的視覺環境,其實相當重要。有好的視覺品味,可以幫助孩童分辨好的與不適合的視覺圖像,心靈精神可以保有一定的澄明;孩子選擇過多的暴力情緒宣洩,往往與內心急需紓解的情感有關,倘若父母及早發現,便可重建美育中的視覺與情感關係。

這樣看來,家人居住相處的家庭,正是一個需要用心打造的美育空間。父母在居家生活時,可以參考以下幾點,提升孩子的美感經驗:


1.家庭擺設
當孩子來到世界上,睜開雙眼就開始接收各樣的色彩,家中的擺飾、孩童的衣著,都會影響孩子對色彩的認同。往往小男孩喜愛藍色,小女孩則是非粉紅色不可,這多與日常生活的接觸有關。如果希望孩子可以接納更多的色彩,不妨在衣服、家中的布置上,變化不同色彩,增加孩子對色彩選擇的可能性。

2.接納孩子的創作
孩子會拿筆以後,自然就想畫圖,與其說這是孩子創作,還不如視之為孩子的一種本能的身體律動。初期,這些創作經驗與肢體動作的重複有密切關係,所畫的線條是肢體動作的重複,讓他回味自己身體的感受,可說是種複習,也是一種再現。沒有一個小孩會說我不會畫,創作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一如呼吸進食,天賦不需經過學習。
接納孩子的塗鴉,也就是接納孩子,偶爾聽到父母煩惱孩子不塗鴉,其實很可能因為過去父母或長輩就曾說過畫得不好、不像,導致孩子對創作,也就是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有位媽媽苦惱問說:「我們家小朋友才三歲,每次都說不會畫,要爸爸畫給他看,這是怎麼了?」原來,這家的父親是圖畫高手,常在小朋友畫畫時,主動「示範」給小朋友看,對三歲的小人兒來說,要達到爸爸高超的技巧,簡直有如登天之難,要說自己會畫畫,不正是自曝其短!除非是藝術家,有其專業的需求,一般人的創作,就等同於個人的生命,出於心的創作,需要被全然的接納。

3.家就是創意的所在
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可以恣意在家中發想出林林總總的創意。訓練創意的最佳場所不在其他地方,而是在自己家中。國小二年級的小朋友,在視覺表現發展上,已懂得裝飾與擺放陳列,讓孩子參與家庭空間的設計,不論是孩子個人創作的擺設,個人物品的收納,都是生活美學的實踐方式之一。
孩子參與在空間設計中,可以增加創造力與思考的技巧,加強計劃與組織活動的能力,同時萌生成就感,進而提升自我價值。

4.多去美術博物館走走
參觀美術博物館是種必要的美學訓練,不可否認,今日的展覽現況,並不都適合所有孩子。有的展場布置得一如照相館,除了留下曾經來過的記憶外,對美學教育恐怕助益不大;而且,這些展場的色彩,往往一致鮮豔亮麗,在視覺經驗上,太過僵化,缺少美學內涵。與其去這些需要高額門票的展覽,到美術館或博物館參觀,反而比較務實。目前的美術館常以當代作品為主,多半展現個人的情緒,批判性較為強烈,在參觀前,父母還是要妥善思考判斷,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展覽。透過各類的博物館、美術館展覽,增進對不同文化的了解與認知,學習包容與欣賞的能力。

5.和孩子溝通聊天
美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不僅止於外在環境,還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互動。孩子的教育,除了理性知識的教育,如數學、國語等學科,也需要感性的教育—美學的教育。美學的教育可以幫助認知的發展,同時促進知識學科的學習。一名活潑的孩子,往往兼具理性與感性。
從幼兒到國小年齡層的孩子,家庭為其生活重心,也是創作的題材來源之一。家中有聲的語言與無言的溝通,都會成為兒童內化的心裡圖像。刻意營造的談話氛圍,可以增進親子間的了解,增進孩子豐富的情感與表達意見的能力。


視覺環境+情感表達=甜蜜的家
美育,其實並不單指涉視覺上的外在圖像,更進一步包含孕育內在的情緒感受。父母在營造具有美學的環境時,往往也在經營家人的情感互動。深入美學教育後,可以看出推廣家庭美術教育的必要,而且會要比在社會上或是學校中不斷高喊美育的重要,來得更為貼切可行。美育,讓家更加可愛、甜蜜,也是理想社會的一個基石。


(原文刊登於art plus 2015.5月號)



Wednesday, April 15, 2015

文化遺產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

看到這篇報告時,立即想起台南的旅程。研究報告中提到「文化遺產和歷史定義了你的身分,如果沒有文化遺產……,如果失去了歷史,什麼是你的未來?」,今日的文化遺產多以娛樂吃喝為導向,倘若深耕文化歷史的認識,或許讓遊客受益更多。 (「文化遺產」可區分為有形與無形;有形文化遺產--諸如歷史文物、建築、遺跡等,無形文化遺產--像是某個群體的舞蹈、表演形式、慶典、知識與技能等。)


當時,在沒有刻意安排下,參訪了四草的綠色隧道。當船緩緩行駛在運河中,兩岸豐富的生態讓人讚嘆生命的巧妙; 探究其歷史,1624年,荷蘭人首次來台,就是先登上此過渡小島(今日已被填平,與本島連接),再前往安平;此處也是鄭成功登陸臺灣之後跟荷蘭人的第一戰場。而這條運河是昔日商業運河,台南鹽從安平打包上小船,經由此運河連結到港口,台南鹽這才出口到別的國家。有機會走一次前人的足跡,感受到這個地土的歷史與我生命的連結,有一種莫名的悸動,就是這樣的情感讓人思想自身、社會與未來吧?!




這份新的研究指出,參與文化遺產活動與個人及社會的身心幸福間,有深厚關聯。由英國文化遺產樂透基金會(Heritage Lottery Fund)委託英國智庫(Britain Thinks),在全英國12個城市所做的調查指出:



80%的人認為當地文化遺產讓他們的社區成為更好的居住環境。
64%的人認為近年來,在文化遺產的妥善維護與實質貢獻上,有了改善。
在當地文化遺產對個人生活品質的影響上,50%的人給予7以上的分數(以1-10為評分級數)
‧文化遺產在聚攏人群和改善生活品質的知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文化遺產的益處,在於人際互動與情感抒發上,可以促成在地的自我形象和增進社會連結。



文化遺產,可以直接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促成如旅遊觀光與創造工作機會的經濟效益;讓社區的外在景觀更富吸引力;提供家庭休閒去處;幫助人們飲水思源、逐步建立在地形象、促成社會連結。


原文

Wednesday, March 4, 2015

色彩探險之旅

在「色彩探險之旅」課程中,我們搭乘主要媒材水彩,對生命做一次探索之旅。除了了解媒材的使用方式,同時透過創作開啟潛意識感官,發覺個人內在的喜、怒、哀、樂故事。


時間:4/114/184/255/2 () 下午二點至四點

地點: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18562

對象:
想要學習水彩的使用方式
渴望自我探索、認識
紓解壓力

費用:
包含場地、師資、材料共2,000 (報名後,三天內繳費完成,即完成手續)



Thursday, February 26, 2015

欣賞創造之美可以擊敗疾病

科學家發現美妙大自然和藝術可以提升免疫系統,降低引起發炎的化學物質,減少糖尿病、心臟病和其他疾病的產生。置身在大峽谷國家公園讓人驚嘆的自然景觀中,或是欣賞西斯汀大教堂的壁畫、聆聽舒伯特的聖母頌….這些活動的參與,都是擊敗疾病因素之一。



這是一項進行在200位成人身上的實驗,這些人都曾經歷正面的情緒,諸如有趣、畏懼、憐憫、同情、滿足、喜悅、愛和自豪。來自多倫敦大學的珍妮佛‧史黛拉教授(Dr. Jennifer Stellar)說研究顯示,正面的情緒與健康息息相關。長久以來人們以健康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和運動提升健康狀態,並據此抵擋肉體與心靈疾病,但是這項研究情緒的論文是第一個探索正面情緒在疾病中的角色。


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達契爾‧克特納(Dr.Dacher Keltner)說「畏懼、好奇與美麗的感受能提升細胞激素(cytokines)到健康的層次,像是透過漫步在大自然中、沉醉在美妙樂音裡、欣賞藝術品都是可以經歷情感的方式,同時對健康與壽命有直接的影響。」

細胞激素是免疫系統所分泌的化學物質,它們可以刺激身體組織製造其他物質來增加免疫力,細胞激素也可以幫助細胞的生長,促進細胞活化,指引白血球移動的方向,幫助白血球摧毀癌細胞或其他標的物;但是太多的細胞激素也會帶來其他疾病,像是糖尿病、心臟病、關節炎和阿茲海默症。



醫院裡,為了提升病人自體免疫問題,需刺激細胞激素(cytokine)生長,同時也促使沮喪情緒升高。最近一個研究發現,沮喪的病人有比較高的發炎反應的細胞激素(pro-inflammatory cytokine),也就是名為「A型腫瘤壞死因子」 ( TNF-alpha),它具有抗腫瘤的性質。目前已知人類感染病菌或罹患風濕性關節炎、多重硬化症等慢性病時,這種化學物質就會引起發炎,作為生理反應。此外,A型腫瘤壞死因子跟疲憊有所關連,讓人昏昏欲睡,只是原因不明。


史黛拉教授說「畏懼與好奇、探索的渴望,這些感受可以打擊發炎的情況。」而到底是哪一個先發生,低的細胞激素?正面情緒感受?「也許比較低的細胞激素,使人們感受到比較多正面的情緒或是正向人際互動,兩者間是相互作用的。」





Sunday, December 28, 2014

失落的愛情

今年看了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失戀33天》,劇裡的女主角面對戀人乍然離去,從不能面對、羞辱、氣憤、自憐、不甘、遺憾…..短短時間經歷多種情緒起伏,最終歸於平靜,電影神速的以33天來傳達失戀複雜的情緒,到恢復心情的過程;拍攝手法則以逗趣、幽默的方式,為博得觀眾的青睞。現實生活中,面對戀情逝去的失落,復原的時間往往是更長的,還有更多的無言與無助與空虛,在心中迴盪。

學員作品一
 失落是 -- 當對方說他不再喜愛我,從此背對背,向各自的人生走去。

學員作品二
失落 -- 讓人對生命產生懷疑,對愛情浪漫質疑,對自己與他人,失去盼望

學員作品三
失落是 -- 失去生存必須中重要的一塊,卻仍要上學、上班、吃飯、睡覺 …….,應付每天正常作息,像機器人一樣呼吸。

學員作品四
失落是 --我等的人一直沒有來,到底是我誤解了愛情,還是被愛情拋棄了。

透過此堂課,我們追憶逝去的愛情,並從中汲取力量;為的是抬頭挺胸、臉帶笑容的,面對必然來到的未來。


「單身婚不昏」課程招生中:
http://cest-mon-dada.blogspot.tw/201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