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3, 2012

藝術創作促進身心健康


前陣子在Discovery的節目報導中,提到台灣的憂鬱症人口有10%,而這只是官方的統計數字。依照亞洲人對心靈疾病傾向負面看法,採取不正視的迴避應對方式,也許有更多人是隱藏在數字之下的;再想想這些憂鬱症患者所連結的親友,這樣的結果非常靠近英國文化協會統計的,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在一生中會直接或間接(親友是身心症患者)遇到心理健康的危機。

而這些危害心理健康的因素來自於現代生活中各樣的挑戰,小至國小進入學校的適應問題,國中有可能會有霸凌問題,成人後男女交友會友分手的問題,結婚有夫妻相處的問題,人的一生中,似乎就不斷的在挑戰未知與挫折中努力生存,而因為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個性的不同,每個人的容忍與修復期也是不同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似乎每個人一生中都有遇見危機的時刻,這時候藝術可做為修復的工具之一,同時為身體與心理健康帶來益處。一般人對於藝術的印象就是增添生活情趣,提升心靈世界的美好,然而藝術決不僅然停留在這樣的抽象世界中,而可具體從參與創作的人身上反映出來。




首先,就外在而言,參與創作需要使用到雙手,對於握筆與剪刀等器具都可以活絡手部肌肉,特別對於發育中的孩子或是手部進行復健者,更是有益處。就內在而言,參與在藝術當中可以促使參與者有自我對話的機會,因為創作時思考到的如何闡述題目、使用何種材料等,都是一種對話與篩選的過程,進而使參與者更加認識自己。並且在創作過程中可以增加創造力與思考的技巧、計劃與組織活動的能力。透過創作,壓力與情緒可以被釋放,進而促進生理與心理健康。而當完成作品時會產生成就感,進而提升自我價值。

因此藝術應當成為人人都可進行的活動。曾經有一位參與者,在創作時畫出了他家的房子與庭院,但是很明顯的在院子的部分琢磨很多,有樹、桌子、椅子、兩個人,她表示對家庭的記憶主要都在庭院,因為疼愛她的父親總是在那裏與她一同活動,稍後她憶起,直到有一天,父親抓住飛出鳥籠的小鳥,她們之間有了內在的隔閡。當時父親被抓在手中的小鳥啄傷,而用力的將小鳥甩在地上,但是力道太大以致於造成小鳥的死亡,從此後她心中對父親的形象就等同於殘忍兩字。然而在描述的過程中,她說「其實父親也不是故意的,因為小鳥啄到父親的手,其實是很痛的,也許父親也被嚇到了。」這時她很驚呀自己居然過去都沒有從父親的角度去看這樣的事情,只一昧的認為父親是殘忍的。最終她極喜悅的表示,這不但是與父親和解也是與內在的自己和好。創作提供給她對原本有壓力或挫折的事物,有新的意義,也就是重新解讀過去經驗,進而增加面對未來的勇氣與盼望。

藝術不是高不可攀的貴族活動,而是人人都可參與的平凡休閒。參加藝術教室的課程或是在家簡單的塗塗畫畫,發自內心的創作而不專注於技巧的表現,都可幫助我們在心靈整合上更加健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