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19, 2013

2013.7




快速完成這張水彩畫時,總覺得不夠完美,似乎少了甚麼。幾次猶疑下來,才發現是自己的純美感在作祟,做為一個設計背景的人,總要追求所謂純粹的美感、技巧的老練,也許這在工作上是需要這樣的反覆的推敲、琢磨;然而面對一個人,作品反應自我的真實與內在,更多的是需要接納、接受,進一步發現作品中的可愛與未知。
有這樣的發現,自己也覺得驚呀,以為早已脫除形象的包袱,沒想到完美形象仍深深的刻印在靈魂深處。一如外在的事物總是不斷的影響我們的決定,唯有看近自己的內心,才會發現真實需要。


相關文章:

何謂影像日記?  影像日記

Wednesday, July 17, 2013

成人藝術療育工作坊



這是一個四小時的短期藝術工坊,對象為一群(大約是二十位)社會青年。由於背景各異,難以判斷大家對視覺創作的感受,因此選擇陶土這個適合各年齡層的材料,做為主要創作工具。一如彼得森所說的:「陶土可以被各年齡層使用,既可做為純美術的雕塑工具,亦可成為幼稚園兒童的創作材料」。  ( Clay is a versatiole material the can be utilized by various age groups. It has the ability to be used as a fine art material, but also can be used in a kindergarten class. (Peterson: 2000) 陶土創作先以觸覺的感受為開端,接著導引出結構、形狀等感知以及情感表達造型,甚至可以呈現象徵性的概念;而貫穿這一切活動運作的,乃是創造性精神。


首先,為使參與者熟悉媒材,讓大家使用各種可能的方式(腳踢、手捏….),以陶土捏塑表達喜怒哀樂。經過這一番的熱身後,大家對陶土的特性都有一些了解,這時,再加上一些專業的技巧講解(有些技巧,甚至在學員體驗陶土時,就會發現、創造),幫助參與者在主題創作時,可以更加得心應手,表達出內心的想法。


利用各樣的技巧,學員創造出一座座的個人小屋,代表著個人對家的期待與想像。然而,一如個人是社會中的一個單位,每個房子也都隸屬於一個或大或小的社區。完成房子後,將房子擺放在社區當中,並且進一步營造理想的社區結構。


這次活動以一份問卷調查告終,結果如下:在20份問卷中,有12位女性,8位男性。其中18位參與者,認為參與在藝術創作活動中,感到更健康、正面的感受。所有的參與者都認為在活動中學習到新的技巧,19位透過此次藝術活動的參與,對自己有新的覺察、認識。有16位成員願意更多參與在類似的活動中。


I’ve managed an art workshop in a young group of the church on March 6th 2011. It ended up with a short survey after three hours work time. Totally, I’ve collected 20 piece/personal surveys. There were 12 reports from female and 8 pieces from male.





According to these surveys, 18 people agreed that since being involved in artwork they have felt better or healthier and been happier. Two people didn’t give an exactly answer “yes” or “no”.






19 participants fin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mselves and all of them learnt new skills from being involved.16 participants would like to be involved in more work like this, and four participants disagreed with it.










Sunday, July 14, 2013

為何孩子只用黑色畫圖




倘若孩子一開始就偏好黑色,那倒不需要太擔心。一名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喜歡使用各種媒材,個性鮮明,喜好使用暗色系,母親擔心的詢問:「是不是代表他容易沮喪,或心裡黑暗?」每個人使用色彩,除了環境帶給他的影響,也帶有個人特質,一直使用暗色系,有可能因為這樣的色調帶給他溫暖,為孩子喜愛的,其實暗色調反而需要層層色彩調配,勇於嘗試的孩子,才可自如使用各式不同的暗色色調。成長中的孩子,不斷在改變,也許過一陣子,他又突然使用許多亮麗的顏色,所以父母並不要太過擔心一直使用暗色系的孩子是否心裡有難處,只要接納他的感受,鼓勵他多多嘗試,就是親子關係的加分所在。




如果孩子用色突然轉變為黑色,,則有可能是反映心中的恐懼、難過、感到壓迫、覺得沒有自由等等情緒。這時,可以與孩子談一談,為什麼最近的色彩都是用黑色的?一個幼稚園中班的老師詢問我:「最近一個學生一直畫黑色,這代表甚麼?以前的色彩使用都是很豐富的!」其實,這並沒有一定的答案,但多少反映出孩童心中的情緒。我請這位老師藉創作的時機,與幼童聊一聊;據老師後來的回應,這名小朋友因為最近被父親責罵,讓他覺得很難過。老師知道後,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向孩童解釋父親生氣的原由,解開孩子心中的憂悶。

年幼孩童在使用色彩上,多是繽紛燦爛的。在幼稚園年紀的孩童,偶而呈現男孩喜歡藍色,女孩喜歡粉紅色的傾向,這多與生活接觸有關:像是男孩擁有許多深深淺淺的藍色調衣服,女孩的房間、被套是粉紅色的….。這都在孩子的心裡烙下色彩的認同,進而表現在創作上。若希望孩童可以接納更多的色彩,不妨在衣服、家中的布置上,變化不同的色彩,讓孩子在生活中體驗到世界存在著其他多種色彩。




在一次親子共創後(小孩三歲),媽媽也問我:「為什麼小朋友使用很多的黑色,是不是心理怎麼了…?」觀察這組親子的創作,小朋友顯少使用紅色,只在形容他跌倒,或者是流鼻血時,使用紅色來表達,接下來都會使用黑色或黃色,代表醫治、包紮傷口、讓傷口停止流血,且他一定會讓整個色彩蓋住原本的紅色,色彩因此顯得混濁。由此判斷,在這個孩子的心中,也許紅色是受傷、狀況不佳的色彩,黃色與黑色是醫治、復原的色彩。有趣的是,母親使用了很多紅色系,這位熱情有活力的母親,正以色彩表達個人的情感意志,然而,孩子也許正納悶著:「媽咪,你為什麼要一直跌倒/流鼻血啊?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成人世界裡對色彩的認知,不一定與孩童的感覺相同。下次納悶孩子使用黑色時,不妨對孩童多觀察、談話、互動,就比較容易了解對方的心理狀態,而不會乾著急了。



Thursday, July 4, 2013

兩個人一張畫之團體創作


一個人創作時,不用在乎他人的想法,這樣的創作,可以自由、完整的呈現自己。然而當創作中加入另一個人,畫紙不再是單人所屬,兩個人共有的空間中,隱喻真實生活裏,我們與他人共存的社會空間,生活中與人的衝撞、溝通、互動,也浮現在創作中。



在這次的創作裡,有兩位參與者共享淡藍色的紙張,各自選定一個地方後,默默開始個人的創作。每隔五分鐘,他們必須對調位置,在沒有討論的情況下,繼續前一位創作者的作品;如此幾回合,直到雙方都認為完成作品了。









這還不是最終的結果。由於這是一個作品,想當然爾,必須呈現共同的精神,因此請他們討論,如何將兩者(明顯看出是兩個畫面)融合為一。經過討論,他們決定加上水草、潑灑顏料象徵水紋的波動。




還要決定哪一個才是正面。

如此才算完成創作!此時,除了讓創作者分享心得,也提出幾個問題討論,諸如:

你們喜歡團體創作嗎?
有被另一個人干擾的感覺嗎
兩人一起創作,是否有失控的感覺
你在創作時掌控了畫面,現實生活中,你也是掌控一切的人?
畫面中將兩人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平常與人相處時,你是會與人融合的人,還是習慣個人風格?





團體創作具有雙重效益,除了個人發展自我、表達感受與情緒、產生洞察及反省,同時達到社會學習目標,諸如,如何與其他成員發生關聯,並了解自己對他人以及他人對自己的影響與關係。




在這樣的創作與討論後,往往能勾起參與者對團體生活的種種思緒,甚至進一步採取改變的行動。諸如這次活動的參與者之一,察覺到自己並不是那麼喜歡在辦公室與同儕互動的情況;課程後,她鼓起勇氣與辦公室的夥伴溝通,並得到對方的尊重,解決了在她心中困擾一陣子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