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8, 2014

失落的愛情

今年看了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失戀33天》,劇裡的女主角面對戀人乍然離去,從不能面對、羞辱、氣憤、自憐、不甘、遺憾…..短短時間經歷多種情緒起伏,最終歸於平靜,電影神速的以33天來傳達失戀複雜的情緒,到恢復心情的過程;拍攝手法則以逗趣、幽默的方式,為博得觀眾的青睞。現實生活中,面對戀情逝去的失落,復原的時間往往是更長的,還有更多的無言與無助與空虛,在心中迴盪。

學員作品一
 失落是 -- 當對方說他不再喜愛我,從此背對背,向各自的人生走去。

學員作品二
失落 -- 讓人對生命產生懷疑,對愛情浪漫質疑,對自己與他人,失去盼望

學員作品三
失落是 -- 失去生存必須中重要的一塊,卻仍要上學、上班、吃飯、睡覺 …….,應付每天正常作息,像機器人一樣呼吸。

學員作品四
失落是 --我等的人一直沒有來,到底是我誤解了愛情,還是被愛情拋棄了。

透過此堂課,我們追憶逝去的愛情,並從中汲取力量;為的是抬頭挺胸、臉帶笑容的,面對必然來到的未來。


「單身婚不昏」課程招生中:
http://cest-mon-dada.blogspot.tw/2014/12/2.html



Tuesday, December 23, 2014

我的畫你來畫

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世代能像我們花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在自己的感受上;恣意探索個人的學習、事業、愛情,與架構在這之上的種種需要。然而,個人化也帶來了自戀、孤獨的危機。

 進入關係,是個人化的一大挑戰,在關係中,需要傾聽別人、看見需要、滿足對方的需要。一個人的生活,可以保有全然的自己;但是在雙人共舞中,將得到人生滿足、期待和溫暖的生活。有甚麼兩全其美的方法呢?


在「我的畫你來畫」團體創作中,得以有機會與不同的人一同創作,是一種安全的個人人際關係的探索,與口語表達相較,能察覺更多的心理情緒。這個活動具有雙重效益,一是個人發展自我、表達感受與情緒,同時達到社會性學習,也就是,與其他成員發生關聯,並了解自己對他人以及他人對自己的影響。

團體創作
在此課程中,我們探索也學習,如何存有個人特質的情況下,與他人相交相連結。

「單身婚不昏」課程招生中:
http://cest-mon-dada.blogspot.tw/2014/12/2.html





Monday, December 22, 2014

第2期 「單身婚不昏」招生中

活動說明: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親密連結最能預測快樂,遠勝過賺大錢或中樂透。親密連結還可明顯降低焦慮與憂鬱的風險,讓人更能經得起壓力與創傷。」(蘇珊‧強森博士) 由此可見愛情影響力之大,你在情感關係中一帆風順?跌跌撞撞?透過六堂藝術創作課程,了解自己的愛情方程式。

課程中,使用各式不同的創作媒材--蠟筆、水彩、黏土........,不是為了完成美麗的作品,重要的是,呈現具個人特質的創作,同時透過作品察覺,平時被忽略的個人特質與情感。


時間:
1.1/10、1/17、1/24、2/7、2/14、2/28 (六) 下午二點至四點
2.1/ 7、1/14、1/21、2/4、2/11、2/25 (三)  晚上七點至九點

地點: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185巷6號2樓

內容:
一、我的畫你來畫我喜歡關係?如何與人互動
二、廣告秀察覺個人的優點與特質 
三、戀愛生命地圖過去成功與失敗的經驗
四、失落的愛情失落關係的整理
五、父母的婚姻原生家庭探索
六、那一天未來關係的期待

對象:
歡迎對愛情期待/失望/生氣/好奇…………不排斥從事創作活動;
對團體工作有興趣的朋友參加。(報名後以email通知繳費方式)

費用:
包含場地、師資、材料共2,400元 (報名後,三天內繳費完成,即完成手續)

老師簡介:劉 霈 真
學歷
英國伯明罕城市大學   藝術與健康碩士
法國索邦大學               文化研究
銘傳大學                       產品設計學士
經歷
10年美術教學經驗(兒童、青少年、成人)
 4年藝術療育輔導經驗
台北市各國中藝術成長團體
台北市各國中藝術輔導研習訓練
公司團體藝術舒壓課程
社區成人及青少年藝術成長課程


Thursday, December 4, 2014

結婚!?

你是什麼時候察覺到異性的存在,然後有了結婚的念頭?在我們求學的過程,愛情與異性的吸引,便如影隨形跟著我們,許多時候,讓我們吃不好,睡不著。那個時候,或許你就開始為此默默禱告,希望自己能夠遇見生命中的另一半。

《學員作品 一》
 說是神蹟,也不為過,你在許多看來合適與不合適的人中,選擇了其中一人,進入一段親密關係,最後走入婚姻。在單身的人看來,那位夢中情人,多麼令人嚮往憧憬;然而,熱戀的情侶,陶醉在自己的幸福中,可能早已忘記之前那段尋尋覓覓的等待經歷。


《學員作品 二》
為什麼渴望進入婚姻,說著「我要結婚」、「好想結婚」,心裡忐忑不安,朝思暮想,婚姻那扇大門就是沒為你開啟?

《學員作品 三》
真的只是沒有遇到適合的對象嗎?或許,在「婚不昏」的課程中,你會發現自己找不到一段姻緣的其他原因。也許,挪開了那些石頭,你會明白自己的美好與婚姻對你的意義。想著美好的愛情,對親密關係卻感到猶疑、畏懼、不安…….,怕有了婚姻,卻失去了自己想望的自由與獨立…….你是不是正面對著這樣的矛盾,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對婚姻的真正想法是什麼?

《學員作品 四》

「單身婚不昏」課程招生中:



Wednesday, December 3, 2014

如何與孩子談畫

家中一歲半的小孩拿起筆來,隨著手腕與身體的擺動,畫起斷斷續續的線條,這往往是創作的第一個時機。伴隨著生理成長,父母往往在小人兒三歲時,有了送孩子去學畫的念頭。今日台灣社會的豐富資源,在才藝上有許多選擇,不論是溜直排輪、堆樂高、玩黏土等等。美術課是許多孩子會選擇的課程之一,不管是在幼稚園的才藝班,或是專營美術教學的畫室;學習時間或許僅只一學期五個月,也許堅持到國小二、三年級,甚至成為一生的專業學習。在這或長或短的兒童創作生涯中,父母都會面臨如何「談畫」的議題。



談畫重在彼此了解
當我們談話時,內容具體,談話的人可以輕鬆交換個人看法;當談話的主題換做一件「畫」或是「雕塑品」時,往往令非專業人士語塞,開口頭頭是道者,頓時腸思枯竭。實際上,不論是談話或談畫,兩者之間有共同之處--都期待與對話者溝通和彼此瞭解。所以,和孩子談畫,考驗父母的智慧,特別是父母的言語態度,往往會影響孩童創作的動力,甚至進一步在心理層面上,左右孩童對自我的認知。

偶有父母詢問,為什麼別的孩子都愛亂塗鴉,只有我們家的小孩不愛畫畫?如前文所說,孩子起初的創作是反應身體的發展,出於本能的表現;倘若由大人的角度評斷孩子的創作,即使不用言語,表情也會帶給孩子不同的感受。孩子透過這些細微之處,瞭解到自己是否被父母完全接納,「你在亂畫甚麼?」「看不懂你畫的。」「要像爸爸這樣畫!」等等表達,都會抑制兒童的自由表現,選擇壓抑,進而迴避創作。東方父母多會以像不像作為會不會畫的評斷標準,然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理論上,孩子會有不同階段的表現,但簡單的來說,接納孩子的所有表現,就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


然而,讓人苦惱的是,一昧的讚美,不見得可以建立孩子的自我形象。太過空泛的表揚,反而造成敷衍了事的誤解,孩童也會消化吸納,不論自己做甚麼都會得到讚美的自我中心態度。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應當言之有物,才能增強孩子自我表現的信心與創作的積極性。其實,談畫的重點在於分享心情,一起相處的精心時刻,不須刻意讚美,傾聽與瞭解就是最好的談畫方式。孩子的世界有限,上學的孩子的生活圈,會有學校、老師、同學及家人,創作的內容必然涉及發生在這圈子裡的事件與個人心情。因此談畫時,孩子便有機會分享最喜歡、最在意的事件或人物,而父母可以藉此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

1.直接描述作品內容
當孩子拿著塗鴉的線條來到你面前,你看著一團線條納悶,這到底是甚麼?自己實在說不出具體的形容。此時,你只需直接描述看到的景象,即可引起對話,「你畫了很多線條」、「很多紅色的線」。描述是客觀的,自己詳實的反應,會促使孩子進一步回答他的想法,談畫的重點在於促成雙方的瞭解與情感的交流。直接的描述,包括色彩、線條、造型、空間、排列、媒材、內容,諸如「你畫了一個人在掉眼淚」、「你拿了一大張白紙」、「你把自己畫在房子裡面」、「你用了很多粉紅色」,都是可以觀察討論的話題。


2.分享對於作品的感受
分享完直觀創作的觀察後,可以進一步分享個人的感受,促成彼此的瞭解與交心對話。此時,父母可以主觀提出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同時也須接納孩童的自我表達。「你用了很多黑暗的顏色,我感覺好像有煩惱的事,你覺得呢?」孩子面對這樣的提問,有可能會傾述最近困擾他的事情,父母也有可能聽到:「我喜歡把所有的顏色混在一起」的回答,直接說明孩子單純享受當下的過程。分析與感受作品的情感,以這兩個句子為開頭:一,「你是不是…..」;二,「我感覺….你覺得呢?」也許,剛開始實際應用時,會稍嫌生硬,但只需記得,這是分享父母與孩子觀點的時刻,彼此尊重對方即可。


談畫不單只是我們與孩子對談,與友人進入藝術展覽空間,我們如何開啟一段對話?幾次印象深刻欣賞藝術品的經驗,都是與非藝術專業的人士共同前往的,他們自由的直觀描述,從使用的材質、色彩…..,到分享個人的感受,擺脫了專業的術語與學術架構,讓筆者驚艷於不同角度的觀察、對作品的直覺感受力,這是藝術欣賞的王道,也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經驗學習的。


(本文刊登於藝周刊第188期)

家庭的美術教育

「你的孩子上畫畫課?」
「幼稚園的時候玩一玩,大了就不想學了。」
「我們家的小朋友很喜歡亂塗亂畫,我想幫他找個畫室學習。」

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透過家庭教育,讓孩子的生活美學更加豐富。

對於藝術創作學習這件事,我們往往有著刻板印象,很難說它不是事實,只是太習慣周邊的人給我們的回應。譬如,創作只是小孩子的事情,成人世界裡再也擠不進天真浪漫的情感,「我不懂藝術、我不會畫」,這不是多數成人說的嗎?

喜歡畫畫的小孩應該在畫室創作,這是一個專業的場所,足讓孩童將美感緊緊凝結於在這樣的空間界線內。不久後,父母也許會說:「他在畫室都畫得很好,回到家甚麼都不會了。」以上這兩個小小例子,是我們曾經的故事,也可能是現在正在發生,但期盼那不是我們的未來。
日常生活環境中的點點滴滴,正在醞釀我們的生命美學。

當我們將美術教育的工作推給「專業」人士後,美感這件事也束之高閣;殊不知,唯有在家庭栽植的美學養分,可以伴隨一生之久。幼兒往往是通過看、摸、聽、嗅等直觀感覺來瞭解事物、認識世界。因此,面對新生兒,成人發出吱吱聲響,同時也會購買顏色鮮艷的玩具,以吸引初生嬰兒的注意。就是這些美妙聲音、瑰麗色彩、觸覺經驗、環境氣氛等難以用言語具體形容的感受,在小小的身軀內與身高體重一同躍進成長。我們接受美感教育的時刻,並不是以「專業」學習者的身份開始的,而是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眼神凝視、專注聆聽、肌膚觸感、心理察覺。家庭中美感教育的培育澆灌,沒有任何年齡的限制,也不會受到時空的阻礙。因此,父母並不需要刻意尋找畫畫教室,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透過家庭的軟體硬體,讓孩子的生活美學更加豐富。

家庭美術教育,最棒的老師就是父母。

 家庭的美學軟體,首推父母。也就是說,家庭裡的美術教育,老師不是別人,正是父母,教的不是技巧,而是一種生活態度。這並不需要父母有高深學歷、也不必是美術專業人士,只需要寬闊的心與舒緩的步調,好陪著孩子尋找生活中美的足跡。對現代人來說,這卻是一件困難的事,不過,也是我們可以繼續學習的地方。在這點上,與其說是尋找美,還不如說是在建立個人的「美好記錄」,在建構的過程中,辨識出什麼是我個人覺得美、和諧的事物,不論是家中的擺飾、個人衣著等等,宛如就是一場視覺的自我探索。也就是說,父母在建立家庭美學的時刻,也架構出自我認識的健康身心狀態。

父母建構的家庭美學,同時,表現出家庭的共同價值。

首先,需要幫助的,便是父母的自卑感。「我不是念這一科的」、「我不懂這些」,不是我們常常聽到的藉口嗎?然而,美並不單僅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情緒感覺,父母需要學習表達的是情感的流露。不可否認,藝術知識可以促進我們對藝術作品的了解,特別是那些比較不熟悉的作品,但是知識也會改變人們與作品之間的關係,讓欣賞變成令人茫然昏亂的資訊侵入,讓人在視覺享受與吸收新知之間取捨掙扎。如同藝術史家詹姆斯‧艾爾金斯 (James Elkins) 在《繪畫與眼淚》一書中提到:「……藝術史家通常會向學生提出警語,要他們試著用自己的雙眼去欣賞,不要倚賴書本。『倚賴』真的是很危險的一件事,而且我覺得這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更不易讓人察覺的問題:吸收一大堆資訊之後,會讓我們變得無法真的受到感動。」然而,這些令人情緒波動、產生同理心的情感,不正是美感所要傳遞的核心精神嗎!

家庭空間或大或小,都值得投注心力。

父母是家庭中的軟體,那麼石磚牆內圍起的空間,則是我們的硬體。空間或大或小,都值得投注心力,細細巧思。家中牆壁的色彩、懸掛在其中的照片與畫作、每個空間的不同安排區隔、自然光與人造光的交錯輝映、大型家具的擺放安排、小物件的展示排列、戶外窗台或陽台的布置、綠色植物的介入等等可能。這個硬體就是家人的集體創作,也許房間是個人作品,公共空間則蘊藏著全家人的精神;在這自由空間內表達自我的獨特性格,欣賞彼此的差異與創意,是培養美感的溫床。

不同的空間氛圍,往往讓在當中活動的人,迸發不同的情緒感受。

傳統上提到美學,往往對應於藝術上對美的崇高感知,表示強度極大的感受,卻忽略了日常生活環境中各式各樣細微的點點滴滴;實際上,這些細微的情感變化,占據我們生活的絕大部分。因此,環境心理學家將美學的定義,擴及在環境中所產生的愉悅感等等細緻情感反應。不同的空間氛圍,往往讓在當中活動的人,迸發不同的情緒感受。在家庭的空間中,透過對硬體的仔細安置,宛若對應人的內心感受,都值得我們不斷深耕與呵護。

當家庭中瀰漫著美感氛圍,人的情感也會活躍起來。藝術是情感活動,在家庭處於正面的美的氣氛中時,情感流動便不單局限於個體,也會溫暖家中的每一個成員。藝術作品可使家庭的空間視覺效果美化,增進家人間思想上的交流、心靈的溝通,是一個有生命的實體,而非靜靜掛在牆上或擱置於櫥櫃上的物品。


圖片來源
圖四 http://www.thehouseofblogs.com
圖六 http://www.countryliving.com

(本文刊登於藝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