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3, 2014

家庭的美術教育

「你的孩子上畫畫課?」
「幼稚園的時候玩一玩,大了就不想學了。」
「我們家的小朋友很喜歡亂塗亂畫,我想幫他找個畫室學習。」

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透過家庭教育,讓孩子的生活美學更加豐富。

對於藝術創作學習這件事,我們往往有著刻板印象,很難說它不是事實,只是太習慣周邊的人給我們的回應。譬如,創作只是小孩子的事情,成人世界裡再也擠不進天真浪漫的情感,「我不懂藝術、我不會畫」,這不是多數成人說的嗎?

喜歡畫畫的小孩應該在畫室創作,這是一個專業的場所,足讓孩童將美感緊緊凝結於在這樣的空間界線內。不久後,父母也許會說:「他在畫室都畫得很好,回到家甚麼都不會了。」以上這兩個小小例子,是我們曾經的故事,也可能是現在正在發生,但期盼那不是我們的未來。
日常生活環境中的點點滴滴,正在醞釀我們的生命美學。

當我們將美術教育的工作推給「專業」人士後,美感這件事也束之高閣;殊不知,唯有在家庭栽植的美學養分,可以伴隨一生之久。幼兒往往是通過看、摸、聽、嗅等直觀感覺來瞭解事物、認識世界。因此,面對新生兒,成人發出吱吱聲響,同時也會購買顏色鮮艷的玩具,以吸引初生嬰兒的注意。就是這些美妙聲音、瑰麗色彩、觸覺經驗、環境氣氛等難以用言語具體形容的感受,在小小的身軀內與身高體重一同躍進成長。我們接受美感教育的時刻,並不是以「專業」學習者的身份開始的,而是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眼神凝視、專注聆聽、肌膚觸感、心理察覺。家庭中美感教育的培育澆灌,沒有任何年齡的限制,也不會受到時空的阻礙。因此,父母並不需要刻意尋找畫畫教室,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透過家庭的軟體硬體,讓孩子的生活美學更加豐富。

家庭美術教育,最棒的老師就是父母。

 家庭的美學軟體,首推父母。也就是說,家庭裡的美術教育,老師不是別人,正是父母,教的不是技巧,而是一種生活態度。這並不需要父母有高深學歷、也不必是美術專業人士,只需要寬闊的心與舒緩的步調,好陪著孩子尋找生活中美的足跡。對現代人來說,這卻是一件困難的事,不過,也是我們可以繼續學習的地方。在這點上,與其說是尋找美,還不如說是在建立個人的「美好記錄」,在建構的過程中,辨識出什麼是我個人覺得美、和諧的事物,不論是家中的擺飾、個人衣著等等,宛如就是一場視覺的自我探索。也就是說,父母在建立家庭美學的時刻,也架構出自我認識的健康身心狀態。

父母建構的家庭美學,同時,表現出家庭的共同價值。

首先,需要幫助的,便是父母的自卑感。「我不是念這一科的」、「我不懂這些」,不是我們常常聽到的藉口嗎?然而,美並不單僅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情緒感覺,父母需要學習表達的是情感的流露。不可否認,藝術知識可以促進我們對藝術作品的了解,特別是那些比較不熟悉的作品,但是知識也會改變人們與作品之間的關係,讓欣賞變成令人茫然昏亂的資訊侵入,讓人在視覺享受與吸收新知之間取捨掙扎。如同藝術史家詹姆斯‧艾爾金斯 (James Elkins) 在《繪畫與眼淚》一書中提到:「……藝術史家通常會向學生提出警語,要他們試著用自己的雙眼去欣賞,不要倚賴書本。『倚賴』真的是很危險的一件事,而且我覺得這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更不易讓人察覺的問題:吸收一大堆資訊之後,會讓我們變得無法真的受到感動。」然而,這些令人情緒波動、產生同理心的情感,不正是美感所要傳遞的核心精神嗎!

家庭空間或大或小,都值得投注心力。

父母是家庭中的軟體,那麼石磚牆內圍起的空間,則是我們的硬體。空間或大或小,都值得投注心力,細細巧思。家中牆壁的色彩、懸掛在其中的照片與畫作、每個空間的不同安排區隔、自然光與人造光的交錯輝映、大型家具的擺放安排、小物件的展示排列、戶外窗台或陽台的布置、綠色植物的介入等等可能。這個硬體就是家人的集體創作,也許房間是個人作品,公共空間則蘊藏著全家人的精神;在這自由空間內表達自我的獨特性格,欣賞彼此的差異與創意,是培養美感的溫床。

不同的空間氛圍,往往讓在當中活動的人,迸發不同的情緒感受。

傳統上提到美學,往往對應於藝術上對美的崇高感知,表示強度極大的感受,卻忽略了日常生活環境中各式各樣細微的點點滴滴;實際上,這些細微的情感變化,占據我們生活的絕大部分。因此,環境心理學家將美學的定義,擴及在環境中所產生的愉悅感等等細緻情感反應。不同的空間氛圍,往往讓在當中活動的人,迸發不同的情緒感受。在家庭的空間中,透過對硬體的仔細安置,宛若對應人的內心感受,都值得我們不斷深耕與呵護。

當家庭中瀰漫著美感氛圍,人的情感也會活躍起來。藝術是情感活動,在家庭處於正面的美的氣氛中時,情感流動便不單局限於個體,也會溫暖家中的每一個成員。藝術作品可使家庭的空間視覺效果美化,增進家人間思想上的交流、心靈的溝通,是一個有生命的實體,而非靜靜掛在牆上或擱置於櫥櫃上的物品。


圖片來源
圖四 http://www.thehouseofblogs.com
圖六 http://www.countryliving.com

(本文刊登於藝周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