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6, 2013

禮物


你喜歡收到禮物嗎?收到禮物的一剎那,歡喜?驚訝?被重視的感覺?拆禮物的時刻又是另一種心情,緊張、期待、好奇;看到禮物後,是些微的失望?或者送到心坎的貼切感?驚喜連連?禮物給我們的情緒反應有許多的層次?而且就是在那短短的一段時間,交織出我們高低起伏的心情轉折。




每個禮物都有獨特的故事,不只牽涉著人的情感,也為當下記錄時光。你曾有印象深刻的禮物?憶起國外念書時,同班的外國女孩在名為禮物的主題下,畫出裝滿珠寶的盒子;分享時,她述說起外婆與她的故事 -- 當時外婆生病躺在床上,與女孩談話後,把珠寶盒給了她。不久,外婆就去世了,外婆的最後一件禮物,讓這珠寶盒更顯寶貴;然而同學畫出作品的時刻,卻呈現相當焦慮的模樣,因為這形同遺物的珠寶,是直接給了她,卻不是她的母親或其他阿姨;這似乎背離傳統規範,因此內心相當自責,也從來不曾告訴任何人;在課堂上,第一次與他人分享這件事時,她淚流滿面,想是各種心情湧上心頭,這是她收過最難忘的一個禮物。教授鼓勵她,找機會與家中的長輩談談,畢竟秘密長久放在心裡,是壓抑不住的;況且未經過溝通,我們並不知道他人的想法。過了兩周,她很高興的分享,已經告訴母親,母親表示,這是外婆給女孩的祝福,希望她可以繼續保存下去。同學臉上浮起放鬆的笑臉,終於將心中放了很久的祕密卸下。

在眾多表達愛的語言中,接受禮物是其中一種方式;其它還有肯定的言語、精心的時刻、服務的行動、身體的接觸。對某些人來說,要發展接受/送禮物是困難的,特別是當個人的主要愛語並不是禮物,或者也嫌少收到他人準備的禮物時;即使禮物並不是一個習慣表達愛的方式,仍值得練習操作,這可以拓展我們個人與他人愛的連結。



這次給青少年的創作中,我們以聖誕節為主軸,請同學製作一份禮物,請同學先思考這是要送給人的禮物?還是送給自己的?

有的同學表示,自己是會為送禮物繳盡腦汁的人,就是在平常也很喜歡送禮物給別人。有的同學則幾乎不曾收到禮物,家裡也很少過節。



不過,所有的人都對收禮物心懷期待。今年你以禮物寵愛他人了嗎?




Saturday, November 23, 2013

2013歲末年終‧成人藝術成長團體招生中


十二月有甚麼樣的心情?
是為過去一年的美好,感到滿心幸福 ?
還是回顧繁忙不休的生活工作,情緒糾結複雜 ?
是個終點?曾經重要的人事物,或許就此不在
還是起點?期待發生新的生命運轉
讓左眼向前瞻  右眼回顧
以此刻做為一個起點
化藝術媒材為交通工具
承載喜怒哀樂感受
回首過去  守望未來
在六堂課藝術創作課程中
探究屬於自己的心靈表情
是終點也是起點
讓這一切化為圓滿的圓
為你的心靈滿滿加分  歡喜迎向2014


 

2013歲末年終‧成人藝術成長團體

             時間:
1.星期五晚上  7:00-9:00  12/20,12/27,1/3,1/10,1/17,1/24
   2.星期六早上 10:00-12:00 12/21,12/28,1/4,1/11,1/18,1/25

地點:台北市金山南路二段18562

費用:六堂課 2,400

有任何疑問請私訊或電洽0972725151 劉霈真

報名表請email至 artsinhealth.tw@gmail.com

姓名

現職或工作經驗

參加動機

聯絡手機

Email

曾參加過什麼相關課程或工作坊嗎?




Tuesday, October 15, 2013

療癒小鴨



黃色小鴨在中秋節期進駐高雄港灣,一時之間媒體、群眾簇擁,不分性別、年齡一勁感受到小鴨威力,未到已經先轟動,周邊的商品諸如,T恤、小鴨毛巾、小鴨套裝胸章、小鴨紙膠帶、小鴨酷涼扇和小鴨高雄紀念明信片等,甚至街上的店家也趕上風潮,在屋頂上放置充氣小鴨做為吸引人氣的店招,如此炙熱的風潮,還被業者冠上療癒性的字眼,為黃色小鴨原本的藝術價值外,還增添了醫療性的另項特色。

查看黃色小鴨的原始創作意涵,荷蘭藝術家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是要反諷美國文化充斥亞洲甚至全球;在訪談中他提到“它只有外面一層皮,裡面甚麼都沒有,好像現代社會側重賣像、外表,不講內涵。”然而陸續在不同國家停駐,與當地人接觸後,霍夫曼為此次作品所寫的說明是,“大黃鴨不知何謂邊界,他不歧視人權,也不含政治意味,友善的、載浮載沉的大黃鴨具有治癒能力:它可以紓緩與化解日常壓力。大黃鴨友善、柔軟,而且適合大人小孩!”

黃澄澄的鴨身,與巨大的尺寸,叫人不能不關注它的存在,過去童年的記憶也被勾引而出:曾經在年幼的時刻,與家人親密或疏離的關係、同伴間的玩耍、洗澡時玩具與水的遊戲 ........。原版的格林童話“糖果屋”裡,迷路的兩兄妹正是被一隻巨大的鴨子帶領返抵家門的,因此鴨子在象徵學中,具有引路的象徵。而黃色小鴨是否也可以在大眾的生命,扮演引路的角色,帶領我們經歷療癒之路?

觀看藝術的影響力,其實由來已久,公共藝術療癒的概念,早期可以從宗教壁畫窺見一二,基督教以壁畫傳楊宗教信息, 文字圖像化,盛行於中世紀教會,當時識字的階層,僅屬貴族及教會修士。為使普遍大眾能夠懂得聖經上的教義,宣揚神聖真理;教會以圖畫的方式,將聖經故事描繪在牆壁上,廣播教義。


以艾森漢姆祭壇畫(Isenheim Altarpiece,1506-1515)為例,這是德國藝術家馬蒂斯格呂納瓦德(Matthias Grunewald)最大的作品,現藏於法國科瑪(Colmar)恩特林登美術館(Musée d'Unterlinden),當初原是為了聖安東尼修道院(the Monastery of St. Anthony)所創作。這幅作品以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傳達其宗教教育的意涵,不同於其他幅畫作的是,耶穌身上佈滿了紅斑傷口,這些傷痕是被感染鼠疫的跳蚤所賜,再加上猙獰的面孔,讓人不寒而慄,卻也因此帶來撫慰的力量。

中世紀是嚴重疾病蔓延的時代,修道院除了是修士、修女養成之處,亦成為照顧廣大病患的醫院,他們提供品質良好的麵包、藥酒供三餐溫飽,同時進行醫療診治,採集天然植物製成的膏藥塗抹在他們的患部。聖安東尼修道院正是聞名於,照顧鼠疫與食物中毒引起的皮膚病的病患。這幅祭壇畫中的耶穌,彷彿在告訴病患,耶穌也經歷過相同的苦楚,能了解、擔當你們的痛苦。如聖經馬太福音八章17節所說:「祂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畫中,在耶穌左邊的施洗約翰指出約翰福音三章第三十節「牠必興旺,我必衰微」,亦是勉勵觀者,將注視疼痛的眼光,轉向基督的救贖。透過凝視,一種同理的心情油然而生,進而得到被安慰、被了解的心情,甚至昇華到精神上紓緩疼痛。


病患透過凝視視覺藝術,心裡得到紓緩,也就是所謂的療癒(healing),療癒不等同於治癒(cure)。醫學上面對病痛的照護是,生病醫生診斷治療痊癒 (illnes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cure.),然而傷口上的治癒並不等同於療癒,有時身體被治癒了,內心卻不等同於痊癒。例如在重大車禍中,醫生為了保全傷者性命,不得不選擇截肢以延續生命,並為傷口縫上大小不等的針線;可是當病患醒來後面對不再一樣的軀體,其衝擊之大,宛若扮演第二個人生。

療癒並不一定遵循一個程序或科學配方,端賴於患者內心的意志與信念;當病患內心強烈渴望健康的狀態,也會反應在身體痊癒上,醫療效果特別的好。例如一位朋友近來因高血壓進出醫院,卻始終查不出病因,個像報告都顯示健康狀態,醫生跟她說:「你的心緒太雜亂,不要想太多。」這顯示的就是一種心理狀態:焦急、沒有信心。具有療癒心態的病患,面對不被治癒的疾病,也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為社會帶來影響力,諸如患有罕見疾病的立委楊玉欣,以個人病痛經驗,作為服務大眾的出發點。

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健康是身體的、心理的以及社會的達到完全安是狀態,而不僅是沒有急病或身體虛弱而已。(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根據此可以得到清晰的結論,健康是包含身體與精神上的完整狀態;藝術無法治療身體上的疾病,但具有加強藥性的效果。治療師華倫博士 (Dr. Bernie Warren) 說:「藝術不是一劑必須每天三次飯後服用的良藥,但是,它可以餵養靈魂、激發個人渴望恢復的意志力,並為身體機能帶來改變。(Art is not a medicine that umst be taken three times a day after meals. However, it can feed the soul, motivate an individual to want to recover and,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cause 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the body.)」如此看來,參與藝術活動 -- 欣賞一幅藝術作品、美術館參訪、手作物品的製作....都可為我們身心帶來加分的效果。



Tuesday, September 3, 2013

青少年藝術治療




青少年多半會看重外在形象,重視與同儕的關係,陷入情緒低潮時,常會沈溺其中,而不願尋求別人的幫助。在時下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尋求治療師「諮商談話」,往往被解讀成精神出了問題的人,才需要心理治療師會談。

不過,在藝術治療課程中,就少了這層顧慮,因此藝術創作成了有效的療癒方式。在藝術治療中,青少年以剪貼、圖畫或雕塑描述他們正面對的困難,這個過程由青少年自己主導,並可決定自己想要分享的內容。同時,青少年正好處於迷戀象徵圖案或塗鴉的時期,和口語的交談諮商相比,藝術活動更易吸引他們。透過創作,把內在壓力外顯在作品上,讓青少年可以客觀看到自己的難處,進而與治療師共同解決問題。




青少年正是發展抽象思考及建立評論思維概念的時期,渴望發現個人的意義,他們重視同儕關係,父母親對他們的影響力在這時期變小。除了以上的衝擊外,社會壓力與內在衝突也伴隨著青少年的成長,例如,一位較為高挑的同年紀學生,可能被老師、同學認為較實際年紀更年長與成熟;但在這位學生心中,卻有可能自認自己較實際年紀幼小。這時候,他的內在壓力可能源自於較同輩提早發育的生長機制。成人渴望與青少年建立關係的最大挑戰,在於青少年拒絕權威,對成人世界缺乏信心,他們同時也反抗傳統的諮商談話式心理治療。

透過藝術創作中展現的創意,我們可以和青少年建立關係,同時,藝術活動提供一種不具威脅性的溝通方式。當青少年進入藝術治療室,他們發現桌子上的繪畫材料以及其他媒材,讓他們以個人的方式描繪自己的感覺。這種方法幫助青少年在面對問題上,有效減低恐懼與壓力,青少年會覺得「運氣好」,有一位治療師對他們創作中的個人觀點感到興趣。




青少年創作的視覺作品,幫助治療師了解青少年當事人內心關注的事及對生活的解讀。影像提供相當廣泛的訊息,值得注意的是,治療師並不是要解讀藝術作品中的青少年的心理狀態,而是尊重他們的個人觀點,以及選擇談論他們作品的深度。治療師並不以單次的作品來評估,而是觀察比較一段時間內的所有作品,同時傾聽青少年作品中的非語言表達訊息及分享作品時的口語內容。

在治療過程中使用藝術這種媒材,可以創造出愉悅的情境,讓青少年樂於自我表達。畫圖與塗鴉都符合青少年的發展,這可從世界各大城市裡的塗鴉得到證明,不過,療癒並不會在督促的情況下進行,唯有青少年自願去做時,內在的問題才會自然浮現。影像是概念和記憶的延伸擴大,包含了豐富的象徵語言和個人化溝通方式。例如,一名畫下兩個面具的青少年,畫面中呈現一個臉上堆滿笑臉的女性及一個嘴角下垂的面具,表現出自己的母親在喝酒與沒有喝酒的時,對待他的態度,傳達出在有酗酒之苦的母親撫育下,該青少年的痛苦與困惑。另一名苦於被虐待與忽視的青少年,則畫出「掃射大樓」來發洩自己內在的憤怒。這兩個男孩的外在,都表現出溫和的樣子,但在學校與同儕關係上,卻顯得格格不入,如果透過語言來表達他們壓抑的情緒,將會過於激烈,然而,圖像卻能提供安全的界線與結構,成為他們憤怒的出口。往往,青少年沒有適合的語言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感覺,但當圖像出現後,他們本身和別人才開始瞭解他們。




和內心沮喪相比,青少年寧可讓自己的身體受傷,或是讓自己處於危險狀態中,沮喪的情緒會減緩青少年的獨立自主和安全認同的發展,所以,為憂傷提供一個安全的出口,對他們有莫大助益。青少年的沮喪,往往來自家庭、同儕、社會環境的影響,但是,當他們透過藝術表達自己內心的焦慮後,不安的情緒找到了新的出口,而緩和平靜下來。




原文作者雪莉‧萊利 (Shirley Riley,1931-2004)是一位美國的藝術治療師及婚姻家庭諮商師,曾任教於美國、歐洲和亞洲各大學;因其卓越的專業能力,受到諸多的表揚;她同時也是一位多產作家,寫作關於藝術治療及相關領域的文章、書籍。





Monday, August 26, 2013

參與藝術創造活動的益處




每個人都可以從藝術創造中得到益處,這些好處簡單而籠統的說,就是身心靈的平衡。再細看一下,約略將之羅列八個項目,分別有
                                                                    
1.     可以將心裡的潛意識畫出來,與自己對話(這樣的對話可透過在創作時,思考我為何使用這種材料、如何闡述題目…..等自我對談),進而更加認識自己。
2.     透過創作,釋放壓力,進而促進生理與心理健康。
3.     當完成作品時會產生成就感,因而提升自我價值。
4.     增加創造力與思考的技巧、計劃與組織活動的能力。
5.     增進資訊傳達與意見表達的溝通能力。
6.     減少與社會游離的孤獨感,增加與社會的連結。
7.     增進對不同文化的了解與包容的能力。
8.     透過藝術材料的摸索,產生對視覺藝術的探索、了解與賞析。


Friday, August 16, 2013

2013.7.22



IKEA買回來的小鬧鐘,價格便宜,設計也相對的簡約。今天終於找到時間把它裝飾一下。手邊剛好有一些輕土,要趕緊用完,免得土質變硬。

首先,調出加了很多白的綠色;最近創作的作品,使用的色彩都加了很多的白,有一種夢幻而迷濛的精神,這是多年前難以想像的吧!原來我也可以使用這麼輕盈的色彩作為創作主調。加上乾燥花的點綴,讓作品有了名字--”迷霧森林。早晨被鬧鐘驚醒時,不就是在一片迷霧中嗎;再說這些乾燥花的裝飾,讓使用更加困難,豈不更增迷失感嗎!

然而迷路不是不好的,每一個迷路都是為了一個新的方向、新的啟發;沒有失落,從何見光?獻給每一個正在迷路的人!

"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聖經)



相關文章:

何謂影像日記?   影像日記

Thursday, August 8, 2013

2012.10




與自己生活了許多年,對自體的行動想法都有一定的認識;然而,往往透過創作,驚覺“原來我是這樣想的”不能說對自己不認識,而是在作品裡所呈現的,將內在我更完整的呈現;亦包含,意識層面還沒有認知到的部分。如同藝術治療創始人Kramer所說的美術活動不但是一種調適的方法,而且也是個體涉及如何結合自我表達(self-expression)與自我實現(self-realization)的過程。美術創作活動像似一面鏡子一樣,使個體較容易接近其內在世界,且反映了他內在的情感。這種經驗提供了個體去發現他生命智慧的一種途徑,與學習如何從外在世界與內心世界得到平衡與祥和感。個體在繪畫或其他美術的活動中喚醒了自我概念,總而言之,體在從事藝術活動的過程中,知道了他們是誰,明白了他們的情感,以及了解。

在近期的能量卡創作中,是從四張的雜誌圖片中剪輯而來,著一張張圖片,將之重新編排,匯集成對我而言有能量的一張卡片。一張海尼根的圖片,色彩顯明,雖不是很喜歡飲酒的形象,但是強烈的色彩吸引了我;從IKEA季刊選出的一張戶外用餐的影像,身為台灣人,要不愛吃很難吧!我愛用餐時,置身於溫暖的擺設,家人溫馨的互動,這張圖讓我有許多溫暖的想像;翻閱一本本的雜誌時,這個跳花式溜冰的女生相當吸引我,這個騰空翻身的動作,讓我感受到強烈的能量;最後選擇的是一隻奇怪的手,說實在的,無法說明為何選擇這個影像,只能說,奇怪的東西一向很吸引我

這四張單獨看來,都相當喜愛的圖片,要兜在一起,的確要花點時間想像。最後完成的是一個不合邏輯,但是對我而言充滿力量的作品,甚至有點恍然大物的感受。這個作品的主體正是跳花式溜冰的女生,已經足夠強烈的力量,卻被我放上一隻手;察覺到,那雙手正是上帝的手。不論那女人多有力量,正是上帝的手拉住她,而我也感受到,創作的此刻是充滿能量的。很驚訝自己對於能量的詮釋是這樣的,由此睽見我對信仰的堅定與信靠的決心;前一陣子,生活難免的困頓讓我對上帝的眷顧有些微詞,不是不相信,而是期待上帝轉離他的計劃,做些我期待的事情;終究,事情沒有好轉,卻也安然度過。這張圖片正反映我內心的感受,相信上帝的手能夠託住我,不論外人看我的力量如何,知道有一個更大的能力在上面。這樣內在我的顯現,反而讓外在的我充滿信心。

的確如同Kramer所說的,個體在從事藝術活動的過程中,知道了他們是誰,明白了他們的情感,以及“了解。而這樣的了解”可以使創作者增強自我意識,由內而外的產生信心、行動的力量



相關文章:

何謂影像日記?  影像日記


Wednesday, August 7, 2013

藝術教育中的療育特性




藝術教育

現在的孩子多有機會學習幾項才藝,父母也容許孩子在正規的學校教育外,多添加額外的才藝課程;或作性向的測試,或是多些才藝能力,都在父母的考量當中。到畫室或是在安親班、幼稚園上畫畫課、捏塑課,不外是孩子喜歡,或是父母鼓勵孩子透過課程擁有創作的能力。這樣的課程提供給孩子的,主要是美感的學習。透過手作,傳承老師的美感視覺經驗,有點像是學徒制,依照老師指定的材料與學習目標,學生在老師無形的規則下,學習老師的技巧。

家長在挑選藝術教學時,往往不知學習者的畫面結果與老師的經驗值息息相關;讓學生跟老師畫得一模一樣的,多是新手老師(具有特殊技巧好本領的老師,亦提供這樣的教學,讓愛好者可以學習到老師專研的技法),對教學有熱情,但經驗值不夠的關係,在示範後,孩子往往創作出如出一轍的作品;創作主權往往握在老師手中,孩子不需要有創作能力,只需學習到老師的技巧與美感。

比較有經驗的老師,知道各年齡層孩子的能力,也熟悉媒材的使用方式,能引導孩子發揮自己的創意,將個人的想法融入到課程中,同一堂課的作品,也因此有不同的面貌,這樣的上課方式讓孩子擁有更多主權。

一個開放的教學方式,較易產生結果差異巨大的創作。孩子個人的創作能力更形豐富,他知道怎樣選材料、如何表現、透過這樣的學習認識自己、表達自己、提升自我的價值。倘若學習者,或是家長特別驚艷於某一畫室或教學者的視覺畫面,期待能畫出相仿的創作,將創作主權完全交給老師,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兩者之間,端看家長對美術教育的抉擇。




藝術治療

不可否認的,藝術作品是種心像的創作;倘若給予每個人足夠的表現空間,表現出個人的生活與想法時,每個人都有獨樹一格的表現,透露出個人的生活習慣與潛意識,也因此觸動藝術治療的源頭。例如:一個看太多打鬥電視的孩子,突然表現在畫面中血腥的作品,引起老師的注意,與家長談話後,才知道學生相當著迷於一部不適合自己年齡的連續劇;母親因此較為注意孩子的收視習慣,進一步管教控制。隔了一周,畫面回復原本的風格,由此可發現,創作與個人的內心息息相關。(這樣的結果,須排除以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




藝術教育與藝術治療


架構
目標
著重點
創造力
美術教育
教學原理
藝術學習
藝術成品
藝術治療
心理治療
心理健康
創作歷程
 (1980 Wedeson )

以目的論而言,藝術教育與藝術治療具有不同的觀點,藝術治療較關注過程或創作中的體驗,而藝術教育較關注技巧、美感等問題。藝術教育的目標依教學主題訂定學習目標,通常學習目標在課程結束前不會改變;藝術治療的目標依個案情況或團體性質而定,但治療目標可能隨時因現實狀況而改變。創作方法上,藝術教育下,學生依教師要求,學習該課程目標的創作技巧;藝術治療則是個案自由創作,不論技巧。在藝術教育的情境下,仍然可能發生藝術療育的現象。




藝術教育融合療育概念的好處

一般成長中的孩子並不需要特定的藝術治療,似乎要把每個情緒的轉折,硬按上一個病症一樣。然而,融合療育慨念的藝術教育,給與學習者較大的發展空間,可以進一步探索自我,學習獨立思考,抒發、表達個人的經驗情感,孩子可以得到身心靈平衡的美感教育。

(文中所使用圖片皆表達「花」的主題,藉此說明,一個開放性的藝術教育空間,是有可能在同一堂課產生差異頗大的表現,這往往源自創作者個人不同的偏好與特質。)



舞的律動





正值轉換學校環境的高中生,閉上眼睛,畫出隨意的線條;睜開眼後,如何面對這一團線呢?創作者畫出一名舞者,手中拉出絢爛的彩帶;讓混亂歸於平靜,沒有頭緒中出現前進的引領。




Friday, July 19, 2013

2013.7




快速完成這張水彩畫時,總覺得不夠完美,似乎少了甚麼。幾次猶疑下來,才發現是自己的純美感在作祟,做為一個設計背景的人,總要追求所謂純粹的美感、技巧的老練,也許這在工作上是需要這樣的反覆的推敲、琢磨;然而面對一個人,作品反應自我的真實與內在,更多的是需要接納、接受,進一步發現作品中的可愛與未知。
有這樣的發現,自己也覺得驚呀,以為早已脫除形象的包袱,沒想到完美形象仍深深的刻印在靈魂深處。一如外在的事物總是不斷的影響我們的決定,唯有看近自己的內心,才會發現真實需要。


相關文章:

何謂影像日記?  影像日記

Wednesday, July 17, 2013

成人藝術療育工作坊



這是一個四小時的短期藝術工坊,對象為一群(大約是二十位)社會青年。由於背景各異,難以判斷大家對視覺創作的感受,因此選擇陶土這個適合各年齡層的材料,做為主要創作工具。一如彼得森所說的:「陶土可以被各年齡層使用,既可做為純美術的雕塑工具,亦可成為幼稚園兒童的創作材料」。  ( Clay is a versatiole material the can be utilized by various age groups. It has the ability to be used as a fine art material, but also can be used in a kindergarten class. (Peterson: 2000) 陶土創作先以觸覺的感受為開端,接著導引出結構、形狀等感知以及情感表達造型,甚至可以呈現象徵性的概念;而貫穿這一切活動運作的,乃是創造性精神。


首先,為使參與者熟悉媒材,讓大家使用各種可能的方式(腳踢、手捏….),以陶土捏塑表達喜怒哀樂。經過這一番的熱身後,大家對陶土的特性都有一些了解,這時,再加上一些專業的技巧講解(有些技巧,甚至在學員體驗陶土時,就會發現、創造),幫助參與者在主題創作時,可以更加得心應手,表達出內心的想法。


利用各樣的技巧,學員創造出一座座的個人小屋,代表著個人對家的期待與想像。然而,一如個人是社會中的一個單位,每個房子也都隸屬於一個或大或小的社區。完成房子後,將房子擺放在社區當中,並且進一步營造理想的社區結構。


這次活動以一份問卷調查告終,結果如下:在20份問卷中,有12位女性,8位男性。其中18位參與者,認為參與在藝術創作活動中,感到更健康、正面的感受。所有的參與者都認為在活動中學習到新的技巧,19位透過此次藝術活動的參與,對自己有新的覺察、認識。有16位成員願意更多參與在類似的活動中。


I’ve managed an art workshop in a young group of the church on March 6th 2011. It ended up with a short survey after three hours work time. Totally, I’ve collected 20 piece/personal surveys. There were 12 reports from female and 8 pieces from male.





According to these surveys, 18 people agreed that since being involved in artwork they have felt better or healthier and been happier. Two people didn’t give an exactly answer “yes” or “no”.






19 participants fin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mselves and all of them learnt new skills from being involved.16 participants would like to be involved in more work like this, and four participants disagreed with it.